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信仰天地 送上祝福

基督徒經常說,上帝在每個人身上都總有衪獨特的心意和安排,我信!我當然相信啦!離開第25份工的好同事,為你們送上上帝的祝福!

說實在的,我真的不是三福人才,我喜歡建立關係,每次離別,總有機會送上上帝的祝福,這是我工作生涯最感恩的部分!願主祝福大家!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信仰天地 信心與回應

繼續使徒行傳的學習,發現無論保羅還是彼得,當他們傳道,憑著神的力量醫病,那病者的表現和行動也是關鍵!「保羅定睛看他,見他有信心,可得痊癒,就大聲說,你起來,兩腳站直,那人就跳起來而且行走。」要經歷神的奇妙,人必須有信心並且作出回應才行。
使 徒 行 傳, 14:6 - 使 徒 知 道 了 、 就 逃 往 呂 高 尼 的 路 司 得 、 特 庇 、 兩 個 城 、 和 周 圍 地 方 去 .使 徒 行 傳, 14:7 - 在 那 裡 傳 福 音 。使 徒 行 傳, 14:8 - 路 司 得 城 裡 坐 著 一 個 兩 腳 無 力 的 人 、 生 來 是 瘸 腿 的 、 從 來 沒 有 走 過 。使 徒 行 傳, 14:9 - 他 聽 保 羅 講 道 。 保 羅 定 睛 看 他 、 見 他 有 信 心 、 可 得 痊 愈 、使 徒 行 傳, 14:10 - 就 大 聲 說 、 你 起 來 、 兩 腳 站 直 。 那 人 就 跳 起 來 而 且 行 走 。使 徒 行 傳, 14:11 - 眾 人 看 見 保 羅 所 作 的 事 、 就 用 呂 高 尼 的 話 、 大 聲 說 、 有   神 藉 著 人 形 、 降 臨 我 們 中 間 了 。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信仰天地 禱告三杯雞


上學期上新約銓釋學,其中一份功課要寫講章,難度十級,但我也盡力去作,終於成績出來,合格。自問真的並不完善,不過,我真的盡力去作,神的道要隨時宣講,縱然並不完美,但還是要講。

釋經專文

路十八 1-8

經文
1耶穌對門徒講了一個比喻,為了要他們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2他說:「某城有一個官,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
3那城裏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裏,說:『我有一個冤家,求你給我伸冤。』
4他很久不受理,後來心裏說:『我雖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
5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她伸冤吧,免得她常來糾纏我。』」
6主說:「你們聽這不義的官所說的話。
7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豈會延遲不給他們伸冤嗎?
8我告訴你們,他很快就要給他們伸冤。然而,人子來的時候,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

故事背景
實物---耶穌對門徒講了一個比喻。
時間---耶穌在世與門徒一起生活,並對門徒作出教導門時。
文化---當時的官有權力去作出番判以及替無辜者伸冤,一般平民百姓當遇到受屈之事時,會向當時的官伸冤。

角色描寫
主角---上帝、耶穌
反派---不義的官
配角---寡婦、門徒
閒角---上帝的選民

六何
Where---某城
When---耶穌在世與門徒一起生活,並對門徒作出教導門時。
What---耶穌對門徒講了一個寡婦向不義的官伸冤的比喻。
Who---上帝、耶穌、不義的官、寡婦、門徒、上帝的選民
Why---耶穌對門徒講了這個比喻,為了提醒門徒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hoW--透過寡婦鍥而不捨向不義的官伸冤,雖然不義的官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但最終因為不勝寡婦的煩擾,決定替她伸這比喻,提醒門徒要他們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局佈

故事背景
V1
耶穌對門徒講了一個比喻,為了要他們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序曲
V2-3
他說:「某城有一個官,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
那城裏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裏,說:『我有一個冤家,求你給我伸冤。』

導火線及解決
V4-5
他很久不受理,後來心裏說:『我雖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她伸冤吧,免得她常來糾纏我。』」

V6-8
主說:「你們聽這不義的官所說的話。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豈會延遲不給他們伸冤嗎?我告訴你們,他很快就要給他們伸冤。然而,人子來的時候,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

風格
重覆
伸冤(V2V3V5V7V8)
(V2V6)
上帝(V2V4V7)

對話
V2他說:「某城有一個官,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
V3那城裏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裏,說:『我有一個冤家,求你給我伸冤。』
V4-5他很久不受理,後來心裏說:『我雖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她伸冤吧,免得她常來糾纏我。』」
V6-8主說:「你們聽這不義的官所說的話。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豈會延遲不給他們伸冤嗎?我告訴你們,他很快就要給他們伸冤。然而,人子來的時候,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


結構
引言
18:1
耶穌對門徒講了一個比喻
第一部分
18:2-5
比喻的內容(不義的官與寡婦的故事)
第一階段
18:2
介紹不義的官的為人,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
第二階段
18:3
寡婦向不義的官提出伸冤的要求
第三階段
18:4-5
不義的官最終因為不勝寡婦的煩擾,決定替她伸這比喻
總結
18:6-8
耶穌的給門徒的教訓和提醒,就是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對比
比喻
隱喻
1
寡婦
信徒
2
不義之官
上帝
3
寡婦永不義官
信徒向上帝禱告
4
不義之官給寡婦伸冤
上帝給祂的選民伸冤

 講道大綱

題目:禱告三杯雞

禱告的三個關鍵

第一  禱告的對象

第二  禱告的態度
1鍥而不捨
2謙卑自己

第三 禱告的結果

總結

講章

題目:禱告三杯雞

引言:
各位弟姊妹,你們有否吃過台灣的著名菜餚三杯雞呢?外子自從十多年前第一次到台灣旅行,在一家小店吃過正宗的台灣三杯雞後,從此便愛上此道美味的名菜。為了逗他開心,我開始努力鑽研如何烹調出美味的三杯雞來,我也會不時跟他一起去訪尋美味的三杯雞。

可惜無論怎也吃不到當天那種味道。後來在一位名廚的指點下,我才知道原來要烹調出美味可口的正宗台式三杯雞,關鍵和精在於那三杯調味料,那就是一杯醬油、一杯酒和一杯麻油,缺一不可。

內容:
各位弟兄姊妹,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經文,是記載在路加福音十八章的 1-8節。在這一段經文中,耶穌引用了一個比喻,提醒以及勸勉各人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常常」原文即是隨時的意思;「灰心」原文則解作失去了心、喪志、疲倦、衰弱。

這段經文中,耶穌向門徒提出禱告三個重要的元素,就正如我們烹調三杯雞時不能欠缺的那三杯精。那麼,我們祈禱的三個關鍵和精是甚麼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開始之先,我們先看看路加福音的一些背景資料,路加福音被指為「禱告的福音」,以下我引用了《每日研經叢書》對路加福音的一些描述:「路加的福音是一本特別重視禱告的福音。在耶穌一生中所有重要的時刻,路加所展現的基督都是在禱告之中。在受洗時(三21);在與法利賽人發生首次衝突之前(五16);在揀選十二使徒之前(六12);在詢問門徒在他們心目中祂是誰;在首次預言自己的死亡之前(九18);在改變形像之際(九29);在十字架上(廿三46);祂都在禱告。只有路加記載了耶穌在彼得受試探的時候為他禱告(廿二32),唯獨他記述了半夜朋友借餅(十一513)和不義的官(十八18)的禱告比喻。對路加來說,禱告的門是永遠大開的,而這扇門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每日研經叢書》

現在就讓我們直接進入經文裏去,我們先將經文細讀一次:

經文(路十八 1-8)

1耶穌對門徒講了一個比喻,為了要他們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2他說:「某城有一個官,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
3那城裏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裏,說:『我有一個冤家,求你給我伸冤。』
4他很久不受理,後來心裏說:『我雖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
5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她伸冤吧,免得她常來糾纏我。』
6主說:「你們聽這不義的官所說的話。
7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豈會延遲不給他們伸冤嗎?
8我告訴你們,他很快就要給他們伸冤。然而,人子來的時候,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

第一杯  禱告的對象

耶穌說出一個有關一個寡婦和一個不義的官的比喻。在第25節正是記載這個比喻的內容所在。

一名寡婦心有冤屈,她心知城裏有一個官一定可以幫到她,雖然這個官是不義之官,他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寡婦心知,只有這個官才能為自己伸冤,因此,她苦苦哀求這個不義之官為自己伸冤。

67節中,耶穌說:「你們聽這不義的官所說的話。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豈會延遲不給他們伸冤嗎?」

「伸冤」原文有責罰、報復、主持公道的意思。

經文告訴我們,我們禱告時對準對象十分重要。我們作主的門徒,我們有祈禱的權柄,就是向那位又真又活、並且大有能力的上帝祈告。我們的上帝就如比喻中那不義之官,對於寡婦來說,他才是唯一有能力幫助自己伸冤的人。正如上帝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世上惟一幫到我們的一位真神。

我有一個可愛的小侄女,她今 7 歲,我跟妹妹都很疼鍚這名小侄女,年紀輕輕的小侄女已經懂得觀人面識,她心知作為大姑姐的我跟她的細姑娘姐性格剛好相反,大姑姐比較隨和,至於細姑姐則比較惡。因此,小侄女每當有所求,例如想玩耍或吃雪糕,她總是向我埋手。一次,我問她為何不跟細姑姐提出要求?小侄女傻傻的笑了笑,然後說:「我知道妳一定會依我的。」年紀小小的小女孩子尚且知道懇求的對象,我們又是否真的懂得呢?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當我們說自己向神祈禱,我們的對象是否真的對準上帝?並且有如這名寡婦般,信得過上帝就是自己唯一的幫助,在祂以外別無拯救。還是其實我們一直都一邊在祈求,另一邊卻自己不斷在靠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去尋找出路?

第二杯 禱告的態度

在第1節中,路加已開宗明義點出耶說出的比喻,是要提醒信徒「要他們常常禱告,不可灰心。」這正是我們禱告的正確態度。

在經文25節中,耶穌說出的比喻,正正描寫那個寡婦向那不義之官哀求時的表現和態度。

2他說:「某城有一個官,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
3那城裏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裏,說:『我有一個冤家,求你給我伸冤。』
4他很久不受理,後來心裏說:『我雖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
5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她伸冤吧,免得她常來糾纏我。』」

「煩擾」原文有給予困擾、使受勞苦的意思;至於「纏磨」,原文則解作打得鼻青臉腫,攻克身體。

在這名寡婦身上,我們可以學習到種禱告的態度。

1鍥而不捨
寡婦鍥而不捨的向不義的官伸冤,原本那個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的官本來就不理會她,但因為不堪那名寡婦的煩擾和糾纏,最終那個不義之官還是替她伸冤了。

2謙卑自己
在第節中描寫婦人向不義之官伸冤的對白:「我有一個冤家,求你給我伸冤。」文中用了「求」這個字。很明顯寡婦跟不義之官的身份是一高一低、一尊一卑,寡婦希望得到不義之官的幫助,因此她的態度是全然賺卑的。

值得我們反省的是,當我們說向神祈求禱告時,我們是否如這個婦人般卑躬屈膝,還是其實由始至終我們只是告訴神我們想要甚麼,有種介乎命令式的總想神出手,出現合自己心意的局面來。

此外,我們又有否如這個寡婦般,由於她真的受屈,她迫切的要別人替自己伸冤,因此她鍥而不捨的去求那個不義之官,在禱告的時候,我們又有否如這個婦人一般,有著迫切、恒切的態度呢?

第三杯 禱告的結果

耶穌在68節中進一步作出解釋。

6主說:「你們聽這不義的官所說的話。
7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豈會延遲不給他們伸冤嗎?
8我告訴你們,他很快就要給他們伸冤。然而,人子來的時候,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

只要我們禱告的態度有如寡婦般恒切、有信心以及不可灰心,我們的上帝必定會垂聽的禱告。而上帝垂聽禱告的一個重要關鍵,就正好於第8節中闡明出來:「我告訴你們,他很快就要給他們伸冤。然而,人子來的時候,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

我們作為信徒,是否一個有信德的人?有信得之人,就是對神有絕對的信心,正好跟18章第1節開始時所說「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互相呼應。

不過,要留意的是,神垂聽我們的禱告,並不一定按我們所想的給我們,而是會將最適合我們、對我們最好的結果給我們,各位弟兄姊妹,你有這個信心嗎?

總結
在路加福音第十八章 1-8節中,作者路加開宗明義點出耶穌說出一個比喻,就是要提醒我們作主門徒的,「要他們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接著路加描述耶穌所說的一個有關一名寡婦和一個不義之官的比喻,當中提醒我們:

1禱告的對象
必須對準我們禱告的對象,就是世上那獨一無異,除祂以外沒有人能夠成為我們的幫助的上帝。

2禱告的態度
作為主的門徒,我們禱告時,必須有如那名向不義之官祈求的寡婦般,要有正確的態度:1鍥而不捨;2謙卑自己。

3禱告的結果
只要我們禱告的態度有如寡婦般恒切、有信心以及不可灰心,我們的上帝必定會垂聽的禱告。垂聽我們的禱告,並不一定按我們心所要的,而是將最適合我們、對我們最好的東西給我們。


參考書

賴若瀚:十步釋經法。聖言資源中心,2008年月初版、2010年月再版

格蘭•奧斯邦著、劉良淑 、李永明譯:21世紀基督教釋經學---釋經學螺旋的原理與應用增訂版。校園書房出版,20129

聖經啟導本。海天書樓,201110月三版

永恒之約新約輔讀。香港讀經會,1993年月初版、20099月五版


吳慧儀:談情說理話新約。更新資源香港有限公司,1999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信仰天地 不再是我

加 拉 太 書, 2:20 - 我 已 經 與 基 督 同 釘 十 架 . 現 在 活 著 的 、 不 再 是 我 、 乃 是 基 督 在 我 裡 面 活 著 . 並 且 我 如 今 在 肉 身 活 著 、 是 因 信   神 的 兒 子 而 活 、 他 是 愛 我 、 為 我 捨 己 。
今天晚上,憶起當天受浸的一幕,心裏滾動。當整個人從頭到腳,裏裏外外都浸在水中,從上水的那一刻開始,活著的就不再是我......
我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我是否一開始就改變過來呢?
非也,一切全是恩典,並要加上神的話語時刻提醒,然後自己要咬緊牙關踏出從來不會預知的每一步。
一個小兵,從此不再自我,從此要竭力摸透將領的心,從此不再堅持自己所想,而是聽命服從...
過程其實很難,真的不容易,但走過,回望,你卻會覺得值得。
親愛的,千祈吾好走甩,千祈唔好走失,千祈唔好等到審判一刻,上帝話其實我吾識你,原來,用盡一生只係食白果。
這刻我看似很屬靈,但原來我下一刻不警醒,我還是會跌倒的。
活在當下,掌握今天,萬事以神為念,並且對衪投下百份之二百的信心,哪管面對的是順是逆,信心仍不動搖,直至返天家的一刻為止,這,才是王道。
想起受浸的一刻,哭了...親愛的,勿忘初衷!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信仰天地 好弟兄

在我的生命中,如果沒有了上帝,我真的不知會是甚麼模樣。上帝對我的疼愛,讓我深深感受到,我真是上帝的掌上明珠。

在我的生命中,出現過許多臉孔,幾乎絕大部分都對我很好,無論是否弟兄姊妹,他們統統都是上帝厚賜給我相當珍貴的禮物,而我也一直珍而重之。

今天晚上,吃了一頓相當愜意的晚飯,感激老公放工後拖著疲累的身軀,陪伴我跟一位好弟兄飯聚。

我打過二十五份工,好弟兄是我其中一份工的上司,在我心目中,他是我的二十五個上司中,最好的一位,暫時還沒有人能打破紀錄,相信未來也該不會有人可打破。

彼此分享近況和信仰,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溜走,我和老公也獲益良多。

我深信,他是我最好的上司,原因是上帝就是他的上司。哈哈!期待下次再相聚。


2016年9月7日 星期三

信仰天地 再看使徒行傳

「使 徒 行 傳, 2:40 - 彼 得 還 用 許 多 話 作 見 證 、 勸 勉 他 們 說 、 你 們 當 救 自 己 脫 離 這 彎 曲 的 世 代 。使 徒 行 傳, 2:41 - 於 是 領 受 他 話 的 人 、 就 受 了 洗 . 那 一 天 、 門 徒 約 添 了 三 千 人 .使 徒 行 傳, 2:42 - 都 恆 心 遵 守 使 徒 的 教 訓 、 彼 此 交 接 、 擘 餅 、 祈 禱 。使 徒 行 傳, 2:43 - 眾 人 都 懼 怕 . 使 徒 又 行 了 許 多 奇 事 神 蹟 。使 徒 行 傳, 2:44 - 信 的 人 都 在 一 處 、 凡 物 公 用 .使 徒 行 傳, 2:45 - 並 且 賣 了 田 產 家 業 、 照 各 人 所 需 用 的 分 給 各 人 。使 徒 行 傳, 2:46 - 他 們 天 天 同 心 合 意 恆 切 的 在 殿 裡 、 且 在 家 中 擘 餅 、 存 著 歡 喜 誠 實 的 心 用 飯 、使 徒 行 傳, 2:47 - 讚 美   神 、 得 眾 民 的 喜 愛 。 主 將 得 救 的 人 、 天 天 加 給 他 們 。」

早期教會的信徒,有愛弟兄的心,有受苦的心。在教會中彼此激勵,願意付出,凡物公用,關顧窮寒老弱孤寡。主就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反觀今天的教會和信徒,受苦的心 ,愛弟兄的心,關顧別人的心,還存在嗎?這是老師首天上課給我們反思的問題!

「跟隨主是需要付代價的。」毌忘初信時一位姊妹的提醒。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信仰天地 潘霍華的提醒

「默想是神賜給我們珍貴的禮物,尤其對今日的我們很重要。每日安靜思想神的話語如何應用在我身上,成為我所有事情的具體指標,叫生命的內在和外在都有所依循。」

1942年潘霍華為了秘密推翻希特拉政權的事前往斯堪地維亞半島及瑞士尋求國際支援和了解,在情況緊急下不忘給勸慰弟兄的一封信。

對於生於戰爭劫難時代的潘霍華來說,默想很重要;對於生於迷失時代的現代信徒,每天要在職場、家庭甚至教會的忙與盲中生存,在撕裂與傷害中游走,我們豈非更需要默想神的空間嗎?

生活,有否吞噬你跟神默想的珍貴時間呢?

「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工作天地 書展忙裏偷閒入貨

這麼多年以來,一年一度的書展,都是為工作而來,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去書展,工作並不太忙,可偷空四處逛逛。
一如往年,人流如鯽。我主要往基督教書籍的攤位裏鑽,由於給我閒逛的時間不多,匆忙之下,只買了以下書籍和東西。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信仰天地 我願化成一片透明的玻璃

海外來鴻!彌足珍貴!
一如往年,今年的生日收到了許多的祝福!也吃了許多頓美妙的生日飯!但最讓我窩心,還是收到好弟兄姊妹從遠方寄來的生日卡!
我更愛你們送給我的經文!想起年青時所唱的一首詩歌!我願化成一片透明的玻璃,在光中看不見自己!透明的生命,只為讓人看得見上帝的真善美!
但願我這不完美的生命,能為主所用!沿路有你們,感恩滿滿!
腓 立 比 書, 2:15 - 使 你 們 無 可 指 摘 、 誠 實 無 偽 、 在 這 彎 曲 悖 謬 的 世 代 、 作   神 無 瑕 疵 的 兒 女 . 你 們 顯 在 這 世 代 中 、 好 像 明 光 照 耀 、腓 立 比 書, 2:16 - 將 生 命 的 道 表 明 出 來 、 叫 我 在 基 督 的 日 子 、 好 誇 我 沒 有 空 跑 、 也 沒 有 徒 勞 。

2016年6月5日 星期日

信仰天地 你站在哪一邊

記得初信主時已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假如一天有人用槍指著我的頭,要我在生命與信仰中二選一,我到底會如何抉擇?
這問題問到今天,我還是沒有答案!人真的要親歷其景,才會聽得到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心聲!要不然,任你講到天花亂墜,一切都只是空談。
我經常說,香港的信徒未必要經歷生與死的抉擇,但卻總要在引誘和試探中找出路!
記得曾經在不容易的日子中問神,袮為何要我經歷這些挑戰?在此之前,我豈不是一直快快樂樂平平淡淡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並且一直在安舒中敬畏袮!
每一次惟有置身如斯處境,才會知道自己的真正選擇是甚麼!
每一次對神投下信任票,就是每一次接收福氣的大好機會!
惟有走過,回望,才能看得見成長的印記!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信仰天地 甚麼是我生命中的以撒?

亞伯拉罕獻以撒,能夠踏出如此信心的一大步,之前曾經歷多少個與神相遇的場景?徘徊在多少次失敗與掙扎的邊緣中找出路的困局中?

信仰的路,沒有截徑,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去走!跌倒了,站起來,繼續前行,方能看得見神!

甚麼是我的以撒?有時候,未必去到以撒這程度,自己也尚且不肯放手!我心尊主為大,是今天書本再次給自己的提醒!我深信也確實嘗到,那種有神同在的甘甜和美善!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深情天地 家

剛訪問了一位從台灣嫁到香港的媽媽,她的孩子患有亞氏保加症。婚後移居香港的她全職照顧女兒,為了令女兒的學習更愉快,台灣媽媽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當上 Storyteller。

在香港,她走訪不同的學校、機構、社區中心,為小朋友講故事。多年來,將歡樂帶給許多香港的小朋友。

訪問後的兩天,她會舉家回台灣生活。她說回台灣安頓家庭後,想為台灣做點事,計劃到台南災區給當地的小朋友說故事。我不禁對她的熱心和善心深感欣賞,也祝福她回台後生活安好。

台灣媽媽在香港生活十多年,留下不少難忘的足跡和回憶。她坦言對香港有深厚的感情。

台灣媽媽說,現在的香港社會好像有點亂,但她表示絕非因為這緣固決定離開回台灣去,一切都是家庭早已安排了之故。

我跟台灣媽媽分手前一刻,她拋下一句說話:「香港,對於香港人來說,就好像台灣於我來說,是一個家,無論這個家有多亂、前景有多不明朗,這始終是屬於自己的地方。任何地方再好,也不及家好。」

路上寒風凜凜,吹得髮絲凌亂了;地上的塵土飛揚......想起台灣媽媽的一番話,心還是暖暖的。